这套软件我们做了十几年,曾经起过很多名称:智能制造系统(IMS),机族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等等,但是,到底它是个什么产品,对用户来说有什么用?
这个问题,我们也思考了很久,和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一起讨论了很多次。最终,我们认为:现阶段,我们的产品的本质是一个“数字化车间”,通过车间纸质记录的无纸化,就是通过扫码二维码、PLC设备数据采集、电子标签(RFID)等手段,把现有车间手工记录转为电子的数据记录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很多智能的算法,配合企业管理流程的升级改造,实现更高效,成本更低的智能制造。当客户的成本比竞争对手低很多的时候,就可以在竞价中获得更多的订单,获取高额的利润,并把竞争对手逐渐排挤出去,垄断整个市场。具体的实现方式:
第一步:车间数据收集
数据收集方式有多种,最常见的有:
- 【二维码与扫码枪】在第一道工序上,根据订单打印出在制品二维码标签,放置在产品上面,或者产品的周转箱上面。后续工序使用扫码枪扫描各自二维码,包括设备二维码、人员二维码、原材料二维码等,把这些数据关联记录下来,形成整个车间的主体数据框架。
- 【直接读取设备上的数据】通过读取设备的PLC数据,或者直接从注塑机等设备上读取数据。一般来说,这种方式也需要辅助一些二维码标签,做扫码开工等。但是比全用二维码更好的地方在于,直接从设备读取数据,更精准,避免因为员工忘记扫码产生的数据误差。
- 【电子标签(RFID)】有些企业我们使用电子标签,其原理和高速路上收费站的ETC是一样的。当在制品绑定有电子标签(RFID)经过时,读写器会自动读取到这个产品,并自动记录下数据,省去了员工使用扫码枪扫码的过程。这样不仅仅是为了省人工,而是数据更加准确。因为人工扫码还是容易遗忘的,这会造成数据不准确。



第二步:数据的利用
数据的利用有非常多的方式,具体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来定。下面举一些我们实际案例。
下图是订单进度图,通过自动的RFID电子标签,系统能知道当前每个订单的进度。下图的每个长方块代表要给订单。根据标准米速就,就知道每个订单的标准生产时间,所以长方块的长短表示需要时间的长短。最上面一行是时间轴。这样,整个工厂都清晰的知道每个设备当前在干什么,接下来3天内分别干什么。因此,原料供应、设备准备、辅料的准备等都可以让系统给自动计算出来,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完美匹配,一切都是“Just in time”,生产效率提高到最大,生产成本降到最低。

下图是设备维护的“数字化大屏”,能清晰直观的展示出最近30天内,全车间的设备故障趋势,为全员生产维护(TPM)提供了数据支持。采用四块50寸的拼接屏来展示,当客户参观审厂时,能感受到颇具科技感的现代化的生产制造管理技术,对我们的管理水平,产品质量会更加有信心。

下图是一个原料需求计算界面。 ERP、SAP等软件,因为无法实现排产至设备,无法知道设备每分钟的原来需求,而我们的软件可以准确的知道未来任意时间内,订单的执行进度,所以就知道任意时间内原料的需求。这样可以让整个车间的物料供应像流水一样顺滑,一切“Just in time”。

我们做了二十多年的企业软件开发定制,各种图片,案例非常多,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展示。如有需求,我们可以视频会议,或者其它方式详细沟通了解。
最后:产生的效果
我们的一些非常成功的客户,最终做到:比上系统前成本降低20%,由此就可以竞价中抢到大量的订单,让车间设备空置率降低,甚至需要购买新设备扩产。同时,同行业的对手,如果没用使用信息化管理,无法避免内耗,车间成本高居不下,这些竞争对手逐渐淘汰出市场。
对我们软件开发商来说,也真实的获得很多利益:我们发现客户车间订单量扩张后,会进一步引起更多需求。例如:仓库业务太多需要让我们再给上一套仓库的扫码出入库系统;员工太多了,需要一些电子化员工培训模块;车间事情太多需要安灯系统、快速响应等很多其它模块。
总之:虽然我们服务的每个成功的客户,都花费了我们好几年的精力,但是最终确实做到了双赢。当客户管理提升上来后,客户企业本身获得辉煌的发展,也对我们产生了很深的信任,会给我们更多的软件开发订单,实现了一种双赢的局面。
总之:通过这些定制化的先进企业管理软件,可以解决很多过去人工管理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,实现先进的智能制造,最终让企业构建出自己的“核心竞争力”,赢得客户,赢得市场。
文章版权为本公司原创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inuotai.com/2025/07/06/%e6%99%ba%e8%83%bd%e5%b7%a5%e5%8e%82%e7%9a%84%e6%80%bb%e4%bd%93%e4%bb%8b%e7%bb%8d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