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做了十几年,曾经起过很多名称:机族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制造系统(IMS),但是,到底它是个什么产品,对用户来说有什么用?
这个问题,我们也思考了很久,和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、精英人物一起讨论了很多次。最终,我们认为:现阶段,我们的产品的本质是一个“数字化车间”,通过车间纸质记录的无纸化,就是通过扫码二维码、设备数据采集等手段,把现有车间手工记录转为电子的数据记录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很多智能的算法,配合企业管理流程的升级改造,实现更高效,成本更低的智能制造。当客户的成本比竞争对手低很多的时候,就可以在竞价中获得更多的订单,获取高额的利润,并让竞争对手主键被我们替代。具体的实现方式:
第一步:车间数据收集
数据收集方式有多种,最常见的有:
- 【二维码与扫码枪】在第一道工序上,根据订单打印出在制品二维码标签,放置在产品上面,或者产品的周转箱上面。后续工序使用扫码枪扫描各自二维码,包括设备二维码、人员二维码、原材料二维码等,把这些数据关联记录下来,形成整个车间的主体数据框架。
- 【直接读取设备上的数据】通过读取设备的PLC数据,或者直接从注塑机等设备上读取数据。一般来说,这种方式也需要辅助一些二维码标签,做扫码开工等。但是比全用二维码更好的地方在于,直接从设备读取数据,更精准,避免因为员工忘记扫码产生的数据误差。
第二步:数据的利用
数据的利用有非常多的方式,具体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来定。下面举一些我们实际案例。
最后:产生的效果
我们的一些非常成功的客户,最终做到:比上系统前降低20%以上成本,由此就可以竞价中抢到大量的订单,让车间设备空置率降低,甚至频繁购买新设备扩产。同时也把没用实时信息化管理,无法避免内耗,车间成本高居不下的竞争对手逐渐淘汰出市场。
对我们软件开发商来说,也真实的获得很多利益:我们发现客户车间订单量扩张后,会进一步引起更多需求,仓库业务太多需要让我们再给上一套仓库的扫码出入库系统;员工太多了,需要一些电子化员工培训模块;车间事情太多需要安灯系统、快速响应等很多其它模块。
总之:虽然我们服务的每个成功的客户,都花费了我们好几年的精力,但是最终确实做到了双赢。当客户管理提升上来后,客户企业本身获得辉煌的发展,也对我们产生了很深的信任,会给我们更多的软件开发订单,是一种双赢的局面。
文章版权为本公司原创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inuotai.com/2025/07/06/%e6%99%ba%e8%83%bd%e5%b7%a5%e5%8e%82%e7%9a%84%e6%80%bb%e4%bd%93%e4%bb%8b%e7%bb%8d/